
阿彌陀佛開示: 孩子們, 要記得心可現一切, 可現喜怒哀樂, 可現此界他方, 可現春之生機、夏之炎熱、 秋之蕭瑟、冬之寒冷, 可現萬事萬物。 那麼就要善養護此心, 令所現皆善皆淨,此為修行者之心。
修行者之可貴,乃在於不斷的淨化再淨化、 善再善的過程中, 必須要過著,與世間五欲六塵不同的修行清淨生活。 必須要有的認知是: 要能忍世間人所不能忍, 能行世間人所不能行, 才能改掉世間所養成的個性、習氣, 才能有完全不同的自己, 才有尋回自性的機會。
修行共修,彼此間有共同的規範及戒律, 以約束自己的心行,遵守共同的行為, 對治自己的懈怠, 以期早日淨善有成,得見自性。 但必須於團體共修中, 修調自己的個性、習氣及慣性, 非是俗家的生活方式及作息, 必須要適應及學習團體生活。 至於四眾的相處, 請諸子用真心、互相尊重來對待彼此。 以上皆是修行中的一環。
當要有願,願心得現, 於精進不懈中成長茁壯,直至見性, 是為此時、當下重要之事。 南無阿彌陀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