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發心的可貴》
阿彌陀佛開示:
發心的可貴在出於真心,
所發出的願望為服務大眾,自利利他。
一切出於自動自發,沒有任何勉強,
只要是利益眾生的發心,都值得讚歎、鼓勵。
純淨無求的發心,
實際身體力行,而不求回報,是為功德;
若發心後,實際身體力行,卻求回報,是為福德。
功德無盡,福德有盡。
發心重於「心」,
為懺悔、修福修慧、廣結善緣、廣結法緣、
消業解障而發心,
純為利益大眾而發心,
為願望實現而發心,
為求治病,緩和病程,病解而發心,
或面臨死亡,盼發心所為,功德迴向冤親債主,
令減少死亡痛苦,
或為求財、求功名利祿,求工作等而發心。
能於接受發心時,勸導念佛,
自力、佛力並進,期早日願成。
一切發心所為之最大的受益者為自己。
發心之方法:
發心於修行精進,力求見性,
同佛救世,度己度眾。
發心於盡一己之力,弘揚佛法,
讓眾生們有機會接受佛法教育,救己救眾。
發心做阿彌陀佛的義工。
發心於財布施,如護持道場建設。
發心於法布施,如印經,法寶流通。
發心於無畏布施,勸慰、相助,令離恐懼不安。
發心於隨喜布施,歡喜讚歎他人之善心、善言、善行。
發心於協助弘法。
發心於佛前供花、供果。
發心與冤親債主化解,重於懺悔、改過及誠心,
並發心於法會超度,送眾生往西方極樂世界,
令有所歸處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 主筆:釋海澤
二O二二年七月十七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