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較、比較只會加劇嫉妒和羨慕之心,並讓自己與他人產生隔閡。當自己不再計較過去和未來,自己可以在當下獲得真正的平靜和快樂。
《不再計較》
阿彌陀佛開示:
計較是由於孩子心中的貪欲和執著所引起的。
當自己執著於自我利益和欲望時,就會開始計較。
人們常常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,
試圖證明自己更好、更有價值。
但這種比較只會加劇孩子的嫉妒和羨慕之心,
並讓自己與他人產生隔閡。
佛法告訴孩子,計較是無益的。
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具有自己的優點和價值。
孩子應該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的獨特之處,
而不是計較和評斷。
當孩子放下計較,可以擁有開放的心胸,
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之處。
佛陀告訴一群孩子:「假設有一座大樹,它的樹冠廣闊而葉茂盛。樹上的每一片葉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但它們都連接在同一棵樹幹上。」
孩子們好奇地問道:「佛陀,每片葉子是不是都是一個獨立的自己?」
佛陀微笑著回答說:「孩子們,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的形狀、大小和顏色,但它們並非真正獨立存在的自己。它們是樹的一部分,從相同的根、樹幹和樹枝生長而來。」
孩子們聽著佛陀的話,稍微陷入沉思。
佛陀繼續說道:「人類也是如此。你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外貌、個性和經歷,但這些只是你們的表面特徵。真正的自己不是身體或情緒中的任何一個部分,而是更深層次的存在——真我。」
孩子們開始思考佛陀所說的,更深層次的意思。
佛陀又再說明另一個故事:「想像一個大海,每一滴水都是海的一部分。滴水可以從海中抽離,但它們永遠無法與大海分離。每一滴水都包含著整個海洋的本質和能量。」
孩子們靜靜地聆聽,努力理解佛陀的比喻。
佛陀繼續說道:「我們的自我也如此。我們看似獨立的存在,卻與宇宙和其他眾生緊密相連。我們的思想、感受和意識都來自於宇宙的網絡。只有真正的自己是無限而普遍的,這是超越了個體。」
孩子們開始意識到,他們自己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,而是宇宙中無數元素的交織。
佛陀總結說:「所以,孩子們,不要計較,計較什麼呢?你們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,你們的存在與其他一切相互依存。不要讓外在的形式和情緒左右你的內心。真正的自己是慈悲、智慧和內在平靜的本質。」
人們聽著佛陀的話,心中湧起一種深深的連結感,他們開始明白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關係,並感受到智慧和平靜的存在。不再計較表面的差異和情緒的波動,而是從內在的平靜中體悟真正的自己。
放下計較,也是釋放過去和未來的負擔。
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,
無論是好是壞,計較都無法改變它。
未來還未到來,
計較也無法預測或控制它。
孩子們應該專注於當下,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瞬間。
當自己不再計較過去和未來,
自己可以在當下獲得真正的平靜和快樂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二O二三年六月四日
南無阿彌陀佛🙏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