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慈悲心起》
阿彌陀佛開示:
慈悲是自性中本有,也就是人人本具,
如今卻常被掩蓋,不見蹤影,
取而代之的是保護自己,
為了維護自己的看法及立場而執意,
採取強硬、命令、不退讓的態度及口氣。
其實,即使因此而令對方退讓,
對方會心平嗎?
自己會心安嗎?
是否常有潛藏性的不安圍繞著自己?
若對方能包容、接納自己的反應及態度,
那麼事情還算有個出口。
若對方因自己而心不平,造下身語意三業,
那實在是罪過!罪過!
如果慈悲心起,智慧隨旁,
那麼將是一位和顏悅色、平心靜氣的念佛人,
以念佛力,把妄想、瞋心、無明伏住,不令現前,
進而把妄想、瞋心、無明打掉,而得清淨。
如果慈悲心起,憐憫心現,
將會包容對方的不足及缺失,
不會因為對方言行而令自己起煩惱,
能遇境不為所動,亦是心明之顯。
如果慈悲心起,見對方苦,知眾生苦,
知業力於身,冤親眾亦苦,而精進不懈,成就自己,
方有能力度化身中冤親債主及附體眾,
接受化解超度,
方有能力度化受苦諸眾離苦,
而不辭辛勞,直直超度而去。
如果慈悲心起,六根所及皆能轉善,
於不善時亦能念其善時,
是為淨化從心起。
慈悲心起,知業報苦:
不令彼此造惡因,結惡緣,得惡果,
而令彼此造善因,結善緣,得善果;
不與人結怨仇,不分別,不計較,不執著;
不堅持己見,接受他人之善言善語及規勸;
有耐心、愛心善待對方,與人相處一片和睦。
慈悲心起,不會以命令口氣令對方聽從,
而是以尊重的態度表達自己的立場,令對方配合!
慈悲心者,人人歡喜與之親近學習。
慈悲,是為修行之基本德行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 主筆:釋海澤
二O二三年二月二十五日
阿彌陀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