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世間的一切,將心安住在佛道上,那種心上的清淨,與世無爭的泰然,永遠只有一句彌陀聖號的自在,那樣的快樂,才會是持久的快樂。
《修行路》
常仁法師:
當生活一旦談上了修行,應當就已經有所覺悟,明白輪迴的可怖,知曉因果的存在,並且願意將大半人生用在修行上,知道這條路才是終歸之路。
人類總是有個頑固的身體,難以被徹底地調伏與改變,並不是人類自己不想改變,而是在改變的過程中,總是有層層的障礙存在,使得身體難以完全聽話,在不經意間就有自己的想法,做出不合修行該有的行為。
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,該如何接住剎那間丟出的一顆變化球,那就得靠修行人的智慧,以及在這條修行路上的恆心與毅力。
常仁過去也是一位修行人,曾經也是相當精進修行,擁有莊嚴的法相及令人稱羨的智慧。雖然曾經是如此,但常仁最後還是輸給了自己的身體,沒有接住那顆突然丟出來的變化球,最後順應著自己還沒完全調伏的心,就這樣進入了魔界之中。
整個修行的過程,到後來入了魔界,看到很多修行人都有類似的情況,所以在魔界中,也有很多曾經修行到高境界的修行人,但那樣的境界通常都還不究竟,內心裡還未達到真淨,依然還有染濁在裡頭,只是用定功伏住,但這樣的定功什麼時候會破滅,那就不曉得了。這些進入魔界中的修行人,就是定功破滅,又未達真淨,最後全都因著心中的恨意、瞋怒等感受,而進入魔界之中,相當可惜。
現在的修行人,心中的淨地又更複雜了,是因為現今環境的影響,科技媒體、科技產品,以及便利的修行環境,讓修行人的心連基本的定力都缺乏,更何況是心中的淨處。
當生活選擇進入修行,便應當試著看清楚自己的角色,即使一開始還無法完全融入這個角色,心中時不時還有世俗的模樣,或本來具有的脾氣、個性,但當進入修行之後,就應該告訴自己,在每一次有這些行為或狀況出現時,應該慢慢的地調淡,最後將它們徹底淨化。
修行並非一朝可成,但真正決心修行,放下世間的一切,將心安住在佛道上,那種心上的清淨,與世無爭的泰然,永遠只有一句彌陀聖號的自在,將會是生活在世塵中的人所無法體悟的,那樣的快樂,才會是持久的快樂。
常仁
訪問主筆:釋法菁
二O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