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阿彌陀佛 救世團體

公開·114 彌陀義工
FaSheng Shi
救世團體
香光大佛寺|法師
+4

《克制自己的憤怒》

  


阿彌陀佛開示:

在這個充滿著種種挑戰和衝突的世界中,

孩子追求著一種內在的寧靜和智慧,

尋找著生活的真諦和意義。

  

真正的改變始於自己。

孩子無法掌控外在的環境和他人的行為,

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反應。

  

從前有一位修行者,名叫阿尼。他是一個富有智慧和慈悲心的人,常常以平和的態度面對困難和煩惱。然而,他有一個令他十分困擾的問題,就是他常常會因為他人的行為而感到生氣。

  

但阿尼並不是個壞人,他只是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激怒。

  

一天,阿尼遇到了一位師父,他向師父抱怨自己的問題,說道:「尊敬的師父,我修行多年,但我仍然無法克制自己的憤怒。每當有人冒犯我,我就忍不住打人,我感到非常懊惱和困惑。請問我應該如何改變?」

  

師父深深地看了阿尼一眼,微笑著說:「阿尼,我有一個故事要告訴你。曾經有一位名叫達西的修行者,他和你有著相同的問題。他也會因為他人的行為感到憤怒,並且常常與人打架。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智者,智者告訴他一個關於稻草人的故事。」


故事中,有一個稻草人,它被放置在一塊田地的中間。每當有人經過它時,它都會向他們揮手,並說:「您好!」 無論是誰,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,無論是對它友善還是惡意,稻草人總是以同樣的態度回應,保持著微笑和友好。

  

達西聽完故事後,他被深深地啟發。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態度。他意識到,他的憤怒和暴力只是因為他對他人的反應而已。如果他像稻草人一樣,保持平和、友善和慈悲的態度,他就不會再被別人的行為所觸動。

  

於是,達西開始修行,專注於培養內在的平和和慈悲心。他學習去理解他人,去體察他人的苦難和困處。他明白到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景,而他們的行為只是外在表現。因此,他學會了不再輕易地生氣和打人,而是以慈悲和智慧去應對。

  

修行者應該以改變自己的行為和觀念為首要任務。

生氣和暴力只會增加痛苦,而慈悲和忍辱則能夠帶來和平的轉變。

  

阿尼聽完師父所講的故事,深深地反思著。他明白,修行者應該要具備的覺悟就是要以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對待他人,無論別人如何對待自己。他決心要改變自己,修煉內心的平和與慈悲,並且不再被他人的行為所觸動。

  

從此以後,阿尼更加努力修行,他的憤怒逐漸減少,他的心境也變得更加平靜。他學會了以慈悲和智慧去對待他人,並且明白到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打人,而是來自於克制自己的憤怒,以和諧的方式解決問題。

  

這個轉變是由內而外的,培養內在的寬容和慈悲心,

孩子能夠改變自己對待困難和衝突的方式。

  

慈悲,是一種無私的關懷和對一切眾生的愛心,

超越了自我中心,能夠帶來和平和喜悅。

  

忍辱,是一種內在力量的表現,它不是軟弱或被動,

而是一種智慧的回應,能夠轉化衝突和困難,

並帶來和諧與改變。

南無阿彌陀佛。

  
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
二O二三年六月四日



cheong
妙音
妙音

關於

阿彌陀佛 救世團體 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正法難逢,尤其要遇到佛來住世更是百千萬劫難遭遇。 澳洲香光大佛寺於2021年4月..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