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突破雜念的困境》
阿彌陀佛開示:
心中純淨,
不帶有任何一絲雜想,
乃真放下自己者。
若於心中雜思,
如經常碎念者,心中不斷湧現各種雜念,牽絆著自己的思緒,使得內心無法平靜,影響著自己做事和修行。
從前,有一位名叫智光的修行人,他努力想要在修行生活中實現內心的平靜,但卻總是一直念念不忘,念念不足。每當他做事時,心中總是充斥著無數念頭,念著這個不是,念著那個不好,念著得失和比較。他常常斤斤計較,不肯放下,念著舊怨,念著未來的擔憂,讓自己的內心如鴿子一般不安地飛來飛去。
有一天,智光遇見了一位智慧和慈悲的老師父,他見到智光的煩惱,便開示道:「智光啊,你的碎念正如湧流不止的江水,讓你無法見到清澈的湖面。你心中的這些念頭,像是一張張網,網住了你的心靈,讓你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。」
智光聽了師父的開示,心中稍稍安定了些許,他問道:「師父,我該如何克服這些碎念呢?」
師父微笑著回答:「這需要你有智慧和耐心。首先,你要明白這些念頭來自於你對外界的執著和貪心。當你對事物過於執著,就容易產生念頭;當你貪求滿足,也容易讓念頭滋生。所以,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念,瞭解它們的來源。
其次,當這些念頭湧現時,不要強行壓抑或追逐它們,而是要像觀賞雲彩般地,放任它們在心的天空中自由飄遊。不要評斷它們為好或壞,只是觀察它們的流動,讓它們在無執著的狀態下逐漸消散。」
「最重要的是,培養正念和修習定功。正念可以幫助你保持當下的覺知,專注於當前正在做的事情,而不是纏繞在念頭中。定功則可以培養你的內在寂靜和平和,讓你的心境變得更加清明寧靜。」
智光聽完師父的開示,心中領悟到了一些道理。從那時起,他開始努力地觀照自己的念頭,學會不被它們所纏繞,而是專注於當下的工作和修行。他用正念來保持自己的覺知,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修習定功,逐漸培養出更加平靜和內在的寂靜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智光漸漸感受到內心的變化。他的碎念逐漸減少,心境變得更加平和和開闊。他明白到,執著於念頭只會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煩惱之中,而真正的自在和解脫則來自於超越念頭的束縛。
內心的平靜和智慧是每位孩子修行的最終目標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二O二三年六月三十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