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阿彌陀佛 救世團體

公開·112 彌陀義工
FaSheng Shi
救世團體
香光大佛寺|法師
+4

《喧鬧市場中的慈悲心》

  


阿彌陀佛開示:

靜坐的地方不一定是禪堂,

心靜的時間不一定是寂靜的夜晚。

  

真正的修心靜,是在喧鬧的市場中,心仍能是靜的。

這是修行包容與慈悲心,理解一切眾生的真諦。

  

從古老的佛陀時代開始,修行者們總是在寺廟和山洞中追尋靜心的境地。然而,有一位名叫阿納德的年輕修行者,他對於在安靜的地方修行感到困惑。他相信,真正的靜心應該能夠在世俗的生活中實現,於是他決定前往繁忙的市場尋找答案。

  

阿納德穿越繁華的市場,人群來來往往,嘈雜的叫賣聲充斥著空氣。他找到了一個熙熙攘攘的角落,坐下來嘗試靜坐。然而,他的心境一直無法平靜,總是被外界的嘈雜聲所干擾。

  

就在他感到沮喪之際,一位老者坐在他的身旁,微笑著說:「年輕人,你正在尋找的靜心之道,不是躲避喧囂,而是在其中尋找平靜。」阿納德疑惑地問:「這又該如何實現呢?」

  

老者開始講述一個故事,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漢林的商人。漢林總是在市場中經營他的生意,但他的內心始終保持平靜。他以善良和慈悲心對待每個人,無論是客戶還是競爭對手。他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和渴望,所以他總是願意伸出援手。

  

阿納德明白了老者的話,開始在市場中修行。他學習了包容和慈悲,對待每個人都帶著一顆善良的心。他與市場上的人們分享微笑,幫助有需要的人,並盡量不受外界干擾。漸漸地,他的心境開始變得平靜。

  

有一天,阿納德遇到了一位困苦的乞丐,乞丐的眼中充滿了絕望。阿納德給了他一些食物,並與他坐下來聊天。乞丐開始分享他的故事,他失去了家庭和工作,生活變得艱難。阿納德用溫暖的話語安慰他,並鼓勵他重新振作。

  

阿納德的修行不再被外界的喧囂所困擾,他發現了真正的靜心。他學會了理解一切眾生的苦難,並以慈悲心對待他們。這使他的心變得更為平和,他體驗到修行的美妙之處,不再追求遠方的靜寂,而是在市場中找到了內心的平靜。

  

孩子們,真正的修行不在於身處何地,而在於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。包容、慈悲和理解是修行的關鍵,可以讓自己在吵鬧的市場中保持內心的平靜。

  

孩子當學會理解一切眾生,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修行不僅是自我提升,還是對他人的奉獻和服務的表現,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。

南無阿彌陀佛。

  
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
二O二三年十月二十二日



關於

阿彌陀佛 救世團體 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正法難逢,尤其要遇到佛來住世更是百千萬劫難遭遇。 澳洲香光大佛寺於2021年4月..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