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惜緣》
阿彌陀佛開示:
珍惜福緣,自緣中突破;
珍惜此機,自緣中清醒。
曾有一位名叫慧淨的修行者,他在一座寺廟中住宿、飲食均有供給,但他卻沒有珍惜這種福緣,修行中缺乏精進修行的態度。他常常對自己所擁有的不滿足,經常希望得到更多的物質享受。同時,他看到其他修行者擁有的,心生羨慕和嫉妒之情,甚至對此感到不平。
有一天,慧淨去拜訪一位智慧卓越的老師,希望能從他那裡獲得一些指引。老師深深地了解慧淨的內心困惑,開始講述一個因果故事來點醒他的修行之心:
很久以前,有一位貧窮的農夫名叫阿那。他一生勤奮耕作,但由於天災和不幸的環境,他的農田從未有過豐收。阿那對此感到非常苦惱,他經常去祈禱,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富有的農田,以改變他的命運。
有一天,一位來自遠方的商人經過阿那的農田,看到他的勤奮和誠心,便將他一塊豐饒的土地贈予他。阿那非常高興,他仍然積極種植作物,這片土地為他帶來了豐收和財富。
但阿那的財富並未使他快樂。他開始羨慕身邊其他農民所擁有的更大、更富有的農田,並對自己的土地不再珍惜。他的心思總是想著希望獲得更多的財富,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足,而且心生嫉妒和不平之情。阿那最終失去了所有財富,也賠上自己的生命,因為業障找來,重病不起,他的心念中始終沒有感恩與珍惜,總是充滿著批評與抱怨,抑鬱而終。
老師看著慧淨的表情,深深地說道:「慧淨啊,這個因果故事是要告訴你修行的真諦。正如阿那一樣,他得到了一片富饒的土地,但由於他的貪欲和不滿足,他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快樂。你也是如此,你身處於一座佛寺,擁有飲食住宿,這是許多修行者夢寐以求的福報。然而,你卻未能珍惜這份供養,並且心存不足和嫉妒,這將阻礙你修行的進步,還會把業障找來。」
「修行的道路並非只有物質享受和外在環境的改變,更是一種內心的轉化和提升。當你專注於內在的修行,精進於正念和慈悲的培養,你將發現真正的富足和快樂,這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的。別讓貪欲和嫉妒的情緒束縛你的心靈,而是要培養感恩和慈悲的心,以此來豐富你的修行生活。」
慧淨聆聽著老師的開示,心中漸漸明悟。他深深地感謝老師的智慧洞察,並下定決心要修行不精進的毛病,珍惜所擁有的一切,並以感恩和慈悲的心來面對修行的旅程。
當孩子培養感恩和慈悲的心,
珍惜所擁有的福報,並精進修行,
每位孩子皆能找回自性,
突破自己,發揮本能。
孩子皆能夠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快樂,
莫讓貪欲和嫉妒形成生命中的阻礙,
機遇難逢,當知珍惜把握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二O二三年六月三十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