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忍辱精進》
阿彌陀佛開示:
一切諸佛如來,皆由忍辱而成就無上菩提。
若無忍辱,則不得成佛。
忍辱為修行的基礎,以此修行菩提心境。
忍耐是真正的智慧。
忍辱不是被動的容忍、退縮或妥協,
是一種有智慧的、果斷的和善巧的應對方式。
非是一種軟弱,而是更強大的內在力量,
能夠克服自己的私心雜念,突破自我情緒與感受,
能正向面對諸境,內心真正的平靜與自在。
要以柔軟的態度面對逆境,
能夠包容他人的過失,不計較個人的得失,
要專注於自己的修行,不斷精進自己的修行。
當看到他人為惡、口說惡言時,
能夠不憤怒而以和善、溫和、包容的態度來面對,
並且能有智慧明辨,放下自身的影響與感受。
若對方需要幫助之時,還能以慈悲之心幫助對方,
此便是忍辱的真正含義。
忍辱守口,
可以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,
不因惡口,再造業端。
言行能有品德、有力量,
減少與他人的紛爭和衝突。
孩子,
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修行內在,言行舉止,
不因外境影響自心,
專注於內在的修行,忍辱精進,
提升自己的修行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二O二三年四月廿三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