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得2:昏沉(克服好面子)
這真的是每一個想修行的人最需要面對的問題了。
而且其中的原因太多太多,惰性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個性習氣、各種情緒、所有放不下的現在和過去、外界考驗和干擾…… 關於睡眠,我倒是覺得只要不是體力上很疲勞,睡多睡少差別不大。所以目前的自己經常保持著每天2.5小時的睡眠,感覺上和自己每天睡4小時的時候,體力和精神差別不大。所以,心態還是最重要的。
關於自己的昏沉,好像在這裏的1.5個月裏,每一次的昏沉都千變萬化,好像慢慢克服了一項,下一個馬上就來,愈來愈嚴重。比較明顯的原因大概就是心不清涼的時候、心有卡卡的時候,我是100% 昏沉。就算沒有,也常常會有昏沉的時候。
先説拜佛,那是我最引以爲傲的。因爲以爲自己絕對不會昏沉,尤其比較累的時候就快拜,還有團拜的3小時我也克服了快拜不停好像也不累,這是以前覺得自己體力不行的。有一天早課拜佛,我因爲先前起了傲慢心(有很多同修上英文課,我看了心裏想這也太簡單了,簡直是我小學的作業)。這一下壞個性馬上變成第一次拜佛進入很深的空間的情況。我的夢境:一剛開始拜佛,在我前面的法心法師和法菁法師轉過頭來跟我説,我們今天要拜特別的佛,是‘英式’的拜佛方式。夢境裏不會覺得這樣很奇怪,就算根本無邏輯,就跟著拜。我的身體一直都在動,就是處於兩個空間之間來回擺動。有時候覺得怪怪的但又馬上被夢境的空間牽走。全程我好像第一次沒有辦法跟著旋律和佛號拜佛,拜的一塌糊塗。只是知道努力跟上前面師父們的節奏。以至於起來以後,我還差一點去問法心法師和法菁法師剛剛我們是否有説過話?還好後來清醒了,而且夢境裏的景象完全反應了自己剛剛產生不久的惡念。。。。感謝提醒啊。
然後是經行/繞佛,這一項從第一個禮拜到現在完全直綫走下坡。以前最嚴重的落隊是停頓距離大概2-3人,現在變成了5-6人的距離,而且好像後面也沒人理我,我就站著睡着無數次。這一點請教過法璽法師,也知道自己要克服,要養慈悲心。但是我越努力,考驗越大,好像每一次都逼著我去克服自己放下面子問題。因爲這是自己很大的個性。今天也是如此,睜大眼睛大聲唱頌,作觀想,觀想很多小黑子往前面的光處奮勇向前,感覺算是還蠻精神的。然後下一秒,我就跟前面的人有了5-6人的距離……而且感受到自己睡得很香。。。。。。。知道自己心裏有事、不清涼、個性還沒改好,所以,真的要每一天都去克服一點點,去跟衆生懺悔溝通。。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克服,但我相信我都有在成長和看到自己吧。
讀經也是如此,無論坐著、站著、跪著、用手指指每一個字,然後不停用佛水洗眼睛。我依然經常一睡就是5-6品的經文、或者每一品我都只看到了前面三行,醒來又是下一品,或者完全在空間裏,每一品看到一個空間。。。。
關於這點,我還是會以真心相待。
有一篇常仁法師的訪問特別好,是法璽法師2017年9月11日的訪問,談到關於昏沉的問題,説的非常細膩。裏面説的太好太好我就不仔細描述了。就像法璽法師説的,昏沉是結果,原因很龐大。要慈悲、也要有大力、也是内心狀態和個性的呈現……
🙏
感恩师姐从细微处找到昏沉的原因
少燕对昏沉很少这么细微去内观过
少燕要学习从细微处找原因
感恩师姐带出常仁法师的访问
感恩师父的原文分享
少燕收藏起来
南无阿弥陀佛
感恩师父分享
这篇真的太棒了
收藏起来时时看一看
对自己真的很有帮助
感恩
南无阿弥陀佛
你應該是在一切柔和的情形中,慢慢帶領孩子細胞成長。
感恩法师分享
南无阿弥陀佛
感恩阿静师姐的成长记录分享,微细的念头影响如此之大,自己却还有很多不以为然觉得不紧要的个性,没去正视。阿静师姐的心态,也让阿林也有所看到自己太高傲、冷。阿弥陀佛!
感恩法師分享原文,
我也正在想,這篇文章內容是什麼呢~
看了兩三遍,才發現
原來自己修行已經漸漸退轉了~
原來這就是退轉了~
原來自己已經處於退轉很長一段時間了!
那我有精進過嗎?
很少,不能說沒有,少的可憐!
唉呀!感恩這篇訪問稿,感恩法師訪問,感恩師姐提出來,
也算點醒退轉的自己了!
下一步,慈悲!
學習慈悲!再慈悲!
學習''人與人之間,都是來互相學習,成長的,
除此之外,其餘的功能都應該關閉,永遠不再開啟,
像是一切的情慾,還有任何的慾望,還有波動''
感恩!感恩一切!
南無阿彌陀佛
慧真頂禮
感恩師姐分享!
如此誠實的面對自己!好讚呀!
並且找到問題的源頭~
(回想自己的昏沉的問題源頭是什麼,自己常摸不太到~)
雖然師姐仍有狀況,但師姐願意"真心相待"
假以時日,必能突破!
要慈悲,大力
也提醒自己了!感恩師姐!😀
更感恩師姐提到常仁法師的訪問,
讓我稍有頭緒知道可以怎麼做!😀
二0一七年九月十一日 星期一 凌晨四點二十九分
主筆:釋法璽
常仁法師: 所謂修人,自古總是經歷許許多多的奇妙異事,而修行成就,常在於經歷了一定的努力與精進過後證得,證得的過程很難說不辛苦,而考驗與磨練必然都會出現,畢竟要了凡成聖也不是件這麼簡單的事情,但是當心念一轉,卻也是一門很簡單的事情,重要可能是在於有沒有人帶領,不一定要多麼有名望的名師,只要他有辦法教會你一點什麼,然後懂你,不放縱你,這樣或許就夠了,而隨著每個時期因緣的不同,不一定只跟隨一位師父,修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要門,修行是依法與理,不依人與情,成了障礙與執著,那麼修得再好,最後還是一場空,因為你會放不下,如果是這樣,你何必出家或者修行,不容易捨親離俗,來到全新的環境,卻還是上演相同的劇碼,重新換了個環境,卻轉移成了師父或者其他對你好的人,這些世俗間的情感糾結,你放不下,可以不用修了,因為你不可能出離,很多時候還會造業。
修行常見對師父的眷戀,師父也常見對徒弟的愛戀,這些平常不抓,平常不易察覺,就在臨終的最後一刻考驗,我看見有好多都是如此,被感情抓了下來,上不了西方,很多還都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,這是多麼可惜的事情。現在放眼望去還是有太多世俗的修行,因為修行還伴有太多的感情在其中,這很可怕,因為你打算要用多深的定功突破這些?若真是如此,倒不如提早離開這些無謂的糾葛,修行在道場之中,唯一的關係就是同參道友,只是同樣要回到西方的盟友,不是同學,也不摻和不必要的情緒,很單純的關係,就是修行而已。
如果周遭關係首先不先理清楚,很難有好環境靜下來,不是環境的問題,是你的心在作祟,還有所謂的業力在干擾、擺弄,唯一要有覺性看見這些,若是這個環境已經無法提供你能夠修行的契機時,有理智的面對,這就不是能夠談感情的時候了,因為這一生你的修行一定要有成就,而且不管你是誰,都同樣重要,你的成就也是一尊佛,這樣難道還不重要嗎?修行不是談感情的時候,尤其已經求佛要脫離業海,自己還綁了這麼多沈石在身上,怎麼能拉的起來呢?要告訴自己,不要再沈淪了。
任何的波動,心上的感觸,親情、愛情、同參道友間、師徒間,等等,也見過與護法居士間,人類就是感情的動物,這點情感的波動很麻煩的,偏偏放不下又是這麼渾濁,無法清涼,那麼這個時候你應該問問自己,為什麼還需要這些,是不是自己還不夠勇敢,需要一個後山倚靠,或者是需要一個鼓舞的支持,或者你還有發現其他因素,但多半都是在於心上的空虛,還有心裡頭的小孩,還想要被鼓勵還有保護,趕緊讓自己心中的小孩長大吧,常常告訴自己,我已經長大了,我不需要這些,對於異性的那份需求,也應該告訴自己,我已經獨立做好所有一切,我不需要這些多餘的照顧,不論如何都要訓練自己要獨立,才可以。
隻身而來,隻身而去,什麼也不帶走,這就是生死,看不透這些,你很難有所成就,因為你會想要抓住東西,給自己安全感,不一定要說出家眾,身為修行人,一定要訓練自己成為獨立的能者,不是要搞傲慢這類,因為這樣的訓練才有助於自己看破、放下,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,什麼事情都不要靠別人,你就能真實的成長,從中的挫折學習勇敢,外表酷似的堅強只是個假象,如果遇上事情,你還會有所情緒波動,你還是太柔弱了,一定要訓練,這對於你的修行或者人生,都有很大的幫助,現代的人真的不比以前人耐苦,常仁第一次告訴大家這些,以前人的堅韌性格,絲毫不需要被教導這些,似乎越方便的生活,自己越少活動,越是容易有此些依賴的心性,越容易對照顧者產生愛戀之心,對於生活產生負向的被動心態。
佛門的教育是要弟子們,捨離一切愛欲之心,但佛門弟子卻悄悄延伸了許多的情感,根本毀去修行的清涼之心,很多時候修行上的障礙都是自己找來的,因為心裡頭偏偏就要想,說了無盡無盡的思維,卻還是無法得到心中所想要的,最後也一無所獲,這樣的行為,難道不傻嗎?殊勝的因緣在於修行,況且已經掌握了所謂的真理,這是因緣的安排,有時求也不一定能遇上,人與人之間,都是來互相學習,成長的,除此之外,其餘的功能都應該關閉,永遠不再開啟,像是一切的情慾,還有任何的慾望,還有波動,這些只會害你修不成,還必須面對無量無邊的罪業,因為過去生所有造下的罪過都可能因此現前,不值得這麼做,道理聽了這麼多應該要清醒,接下來只有靠自己解決自己的心了。
再來修行都會遇上的障礙,也是重要的關卡,昏沈,你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睡?還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的事實,不能作主,你知道你還能自己作主嗎?有多少時候,你是被擺弄著軀體,你不過是被踢到一旁的怨魂,但普遍你不會知道這些,因為你還以為自己過得很好,還以為自己修的不錯,你太可憐了,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生死大事,你如果有興趣明白自己的事情,我可以告訴你,要不要照做,就要看你自己的決心了,成就是你個人,也與我無關,只是因為你的成就能幫助許多人,我才願意幫這個忙。
昏沈的當下你清楚嗎?昏沈的原因你明白嗎?那再問你抓的到你的起心動念嗎?我要先說一點,許多修行人現在都太好命,睡眠時間很充足,可能很難體會這樣的感觸,但如果說你在聽經、課誦或者拜佛、念佛、打禪等等佛事之時,你在過程中會恍神,會進入空間之中,像是做了場夢,又或者你會完全的昏沈,完全是個非常睏的狀態,不用害怕,因為你遇上了修行的精要了,你要開心,因為過去的祖師大德也都是有昏沈的關卡,但他們都突破了,而成就殊勝的一生,你也同樣的正在修行,難道你不會是下一位祖師大德嗎?
任何的昏沈都有他的原因,可能複雜,可能單純,不管你屬於哪一種,都要有恆心還有毅力去面對這些,突破了就是永遠的成就,你先告訴自己,問問自己,你認不認這件事,「你很昏沈?」處理事情時,很多時候都是要先接受,承認這一切,而且不帶有任何的理由與解釋,一開口或是心中打了波動,你就失敗了,我現在是要幫助你完全的處理昏沈,你還有自己的思緒,首先你就先輸了一半,不是我可以幫你,是你要與你的問題好好面對,真心的想要解決,但不是用個性,個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。
是不是真解決,還取決於從中伴隨著的情緒,是悲愁的、是懊惱的、是自負的、是憤怒的、是激動的等等,又有多少人可以是開心的看待這一切呢?法喜充滿的面對這個挑戰,如果你做不到這樣,你還是很難突破,因為你還是伴有個性在其中,還有得失心,還有不慈悲,一定對於自己慈悲,對於一切物、一切事也都要有慈悲之心,唯有如此你才有可能真的突破。
面對與開心,成功一大半了,再來就是尋找根本的問題原因,有多少時候是業力造成的?而自己卻無法去面對這樣背後的業力,他可能會是針對一個個性、一件事,或者一段感情,逼著你去面對,這其實對你的修行也是很大的幫助,當你還會昏沉,但表示你的修行問題還很大,你應該要真心的面對你所有現前的問題,但絕不是再用下一個個性來掩蓋這一個個性,你並不會因此清醒,反而會更糟。
以上這幾個只要你真心想面對,在你自己的身上很容易看見的,再來我想再提一個比較不容易看見的,那是潛藏的習性,還有潛藏的情緒,你近幾日來,覺得修行如何?是否還保有初衷?對於一切佛事是不是都保有同等的熱情?還是早已有分別之心?你會覺得常常法喜充滿嗎?還是覺得很有壓力?還是覺得做起事來不太帶勁?很快就會進入夢鄉。你會覺得師長是在逼迫你嗎?或者你會覺得你好像很容易想要急躁嗎?你是不是有些日子沒有檢視自己的願力了?你確定你還是個修行人嗎?小心喔,簡單舉例的這幾點,都表示你正在悄悄的退轉,一定要有覺知發現自己的行為態度已經不對勁,但是不用覺得不好意思,或者覺得自己糟,千百年來多少修行人都是同樣的方式走過來的,這些過程都會有,要能夠突破更為重要,有些時候遇上這些瓶頸,絕對是好事,因為他也正在教你,你要如何突破當自己還有這些問題的時候,絕對不是用舊有的方式去解決這件事情,或者也絕對不是用個性,或強硬的手法,又或者是放下一切,不想管的心態,都不對,而是要用更慈悲的心,去帶領這樣還不懂的處理方法的孩子,把他們從困境中救出來,我很明白這樣的心境,需要的就是無限的慈悲還有關懷,還有耐心,這時候還搞激烈,你就完了,你的身體絕對不會聽你的,你應該是在一切柔和的情形中,慢慢帶領孩子細胞成長。
一切都在成長之中,還愁不會因此清醒嗎?有時適時的紓解身心的疲勞也是應該的,因為畢竟修行這條路才正要開始走,走的穩也才能夠長久,很多事到底應不應該,應該不是硬性的規範,而是要擇法,選擇最好的善巧方便,幫助自己進入真正的修行,前頭的這些不穩定,突破了,以後要動搖你也很困難了,但是前頭這些必須先走過,因為你生世帶來,就有這些,習氣、個性,還有不同的汙染,修行不難,也不簡單,要看你想怎麼走,如果你有一顆想要戰勝一切,積極想要突破的心,你很不錯,但是也容易有破綻,因為你可能會在一個超越你能承受的壓力之時,又再次的垮台,最好的方式還是去了解自己內心的小孩,了解他,認識他,然後當個老師,當個好媽媽,好好的帶他,他不懂得要教他,可以做到的也要鼓勵他,他真的還不行的地方要對他慈悲與包容,慢慢的帶領,是慈悲也是嚴格,好好自己揣摩看看吧,會很有趣的,阿彌陀佛。
當你找到了樂趣,還有慢慢看見眾生的苦,發起願心與大力,你怎麼可能有時間讓自己昏沉,重要還是在於修行的這顆心如何變化,是成佛,還是成魔,大家都要有所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