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彌陀佛開示:
修行在當下,莫等待明天,勿待來世。
在古印度的眾多修行者中,有一名僧人名為光漢尊者。他在佛陀的教導下刻苦修行多年,悟得深厚法悟。然而,隨著歲月的流逝,他開始感到一種自滿,覺得自己已經足夠高級,不再需要刻意修行。
有一天,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前來拜見光漢尊者,向他請教修行的要領。光漢尊者滿懷自滿,輕視地對那位年輕修行者說:「我已修行多年,悟得法要。你要踏上這修行之道,首先要儘量遠離人世間的煩惱和苦難,不要陷入世俗之事。」
年輕修行者謙恭地接受了光漢尊者的教誨,但他心中卻有些疑惑。他決定前往拜訪另一位長者,尋求更多的指導。
他找到了見空尊者。見空尊者年事已高,但仍保持謙和和藹的心。他傾聽了年輕修行者的問題後說:「修行之道不在於逃避世間,而是在於如何面對世間的種種挑戰,以慈悲和智慧回應。只有這樣,你才能真正體悟到修行的真諦。」
年輕修行者:「見空尊者,我聽光漢尊者說,要遠離世俗之事才能修行。這是真的嗎?」
見空尊者:「修行的真諦不在於逃避世間,而是在於如何以慈悲和智慧面對世間的挑戰。世俗並非敵人,而是我們的修行道場。」
年輕修行者:「那我應該如何面對世俗的煩惱?」
見空尊者:「以慈悲和智慧對待一切。學會觀察自己的心,保持平靜和善念,不被煩惱困擾。同時,幫助他人,奉獻慈悲心,從中體悟善行的愉悅。」
孩子們,
從光漢與見空兩位修行者的修行態度中見學,
當自滿於自己的悟解,忽視了修行的真實意義,
便錯失真正修行自己的機會,
無法證得真慈悲與智慧。
正確的修行態度,
當以慈悲和智慧面對世間的一切,
精進修行自心,能幫助自己與一切眾生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二O二三年九月十六日
top of page
若要查看作用方式,請前往您的即時網站。
《修行在當下》
《修行在當下》
0 則留言
留言 (0)
bottom of page